以閱讀跨越山海,尋找我們的香港記憶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逾千種好書亮相2025台北國際書展
2025年度台北國際書展今日起至2月9日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舉行。聯合出版集團作為香港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綜合性出版傳媒集團,攜同旗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萬里機構、新雅文化、聯合新零售有限公司以及澳門文化廣場等多間知名出版社及文化機構一同參展(展位編號:A922),展銷超過千種優質圖書以及香港知名藝術家的精品文創,涵蓋香港主題、生活實用、文學、藝術、哲學、童書等,並配合舉辦多場作者分享會、線上直播以及展位互動打卡活動等,與讀者一同開啟最港風的閱讀旅程。
千種好書及文創亮相,多角度講述香港故事
聯合出版集團以「香港的流金歲月」為主題參加是次台北書展。展位設計由香港青年設計師操刀,以香港懷舊茶餐廳為靈感,融合時尚及復古感覺。展區內不乏港風設計元素,例如:彩色玻璃窗、綠白地磚、霓虹燈、通花鐵閘等,更精心打造香港街景打卡區及互動留言區,令書展現場的讀者宛若置身香港,體驗跨時空的閱讀樂趣。
配合是次參展主題,集團及旗下出版社帶來超過1000種精品港版圖書及文創產品,包括:
香港主題方面,《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香港三聯書店)深入考察香港飲食的生產方式,既是對香港飲食文化歷史的回顧,更可從中觀照社會變遷;《香港十八區文化地圖》(香港中華書局)由香港年輕插畫家Carmen Ng以0.03mm 代針筆細膩勾勒香港400多個歷史文化古蹟、地標建築、文青藝術潮流據點及郊遊玩樂點,更有香港歷史學者鄧家宙博士精練闡釋,陪讀者走一趟紙上香港文化遊;《香港自然故事》(香港商務印書館)把香港的自然生境分成六大篇章:岩石、山林、海洋、水岸、田野、濕地,每一場景都與香港人的生活方式直接關聯。
生活實用方面,《蘇民峰2025蛇年運程》(圓方出版)除了十二生肖運程以外,亦包含各類運程、趨吉避凶改運法等;《京阪神旅遊新情報(2025-26年版)》(知出版)由居日港人Peggy所著,最新版加入最新景點及最新資訊,更新增京都部分,關西之旅大阪 + 京都搭併同遊;《天文觀測超圖解—日月篇 / 星空篇》(萬里機構)詳盡圖解剖析各種天象,介紹觀星裝備天文望遠鏡,也深入講解太陽和月球結構、常見及罕見現象,是天文愛好者必備的入門級指南。
文學方面,《靈隱》(香港三聯書店)收錄紅樓夢獎首獎、魯迅文學獎得主葛亮最新長篇小說,點染粵港百年風雲。一對父女的故事,與城市輝煌起落同奏共跫,映照彼此或隱或現的人生;《何以金庸3:消失情節100強》(香港中華書局)為金學暢銷系列《何以金庸》再一力作,作者穿越新舊版金庸作品,解開新版本100個情節消失之謎,各位金學高手萬勿錯過;《也斯之游》(香港中華書局)收錄香港著名作家也斯的詩、散文及小說,以「游」作為主軸串連起各章節作品,每篇選篇背後更有別樹一幟的「導賞」文字。
藝術方面,多種獲獎圖書展現香港藝壇歷史及新生力量。《紙本鍊成——設計美學試鍊》(香港三聯書店)總結了香港知名書籍設計師陳曦成的設計理論與心得,希望拉闊讀者對「書」的既有形態的想像,以至點燃對「書的美」的延伸思考;《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套裝)》(香港三聯書店)首次詳盡記錄香港四位著名書法家:區建公、謝熙、卓少衡及黎一鳴的生平事蹟,旨在用學術形式存記香港書法之美學;《地下鐵碰着妳我他》(萬里機構)插畫家Moving Drawing透過個人觀察和收集網絡相片,發揮奇思妙想,畫出一幅幅地下鐵的「奇人奇景」。
哲學及社科方面,《致命的自負》(香港商務印書館)為著名哲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畢生思想精華總結,形成了一個既十分繁複又有邏輯一貫性的論證體系;「偉大思想系列」叢書(香港商務印書館)精選偉大思想家如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經典著作,當中的思想曾經撼動世界,也塑造了讀者的人生。《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增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講述在近代中國,當新的思想典範逐漸登臨歷史舞台時,不少帶有傳統色彩的學術論述被推擠到歷史邊緣,這些思想、論述、視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檢視。
童書方面,《出發吧!世界文化遺產探索之旅》(新雅文化)精選了12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帶讀者認識這些遺產的歷史文化、建築特色、傳統習俗、思想宗教等;《Why AI? 給小學生的人工智能解答之書》(新雅文化)探索AI的種種,讓小讀者一書讀懂人工智能的過去、現在、未來;《玩轉太空實驗室—給太空愛好者的有趣科學實驗》(新雅文化)收錄19個好玩的太空主題實驗,還有深入淺出的天文知識,讀者足不出戶便可玩轉宇宙科學實驗。
購物折扣驚喜連連,好禮優惠送不停
是次台北國際書展,聯合出版集團攤位全場圖書享有單本79折,2本77折,3本或以上 75折優惠,還有一系列限定特價書以低至6折出售,機會難得,切勿錯過。
讀者在現場購書,亦有機會獲得限定好禮,包括:凡買滿TWD 888即可獲贈精美筆記本;買滿TWD 2000即可獲贈精美布袋。現場讚好或追蹤聯合出版集團Facebook及Instagram(@sinounitedpublishing),即可獲贈限定memo紙及原子筆。此外,台灣讀者憑文化幣買滿TWD 600,即可加贈集團限定好禮一份。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除上述各項優惠折扣之外,讀者更可參與展位現場「蓋章送好禮」互動遊戲,在聯合出版集團展位收銀處領取蓋章卡並集齊隱藏在展位不同區域的8款印章,即可獲贈2025台北書展限定「香港的流金歲月」美食貼紙一套(10枚入),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知名作家來台分享,精彩藝文活動亮點紛呈
集團旗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商務印書館及萬里機構等知名出版社,將於書展期間舉辦10多場文化活動、大會直播間活動及現場直播活動等,邀約香港知名作家及文化名人來到現場與讀者近距離交流,從建築、藝術、書籍設計、親子閱讀等不同面向,講述他們的香港故事。詳情如下:
1. 高密度城市的代價?
香港的人口密度是世界數一數二至高,比歐洲和美國多個主要城市的密度都要高出數倍。在一個如此高密度、高地價的城市,香港建築出現了不少獨有的建築城市設計,當中包括屏風樓、蚊型樓、插針樓等令人嘖嘖稱奇的現象。在這種特殊的建築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又會如何呢?
講者:許允恆
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0:30-11:10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台北書展直播間活動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4:00-14:30
2. 見字如人,從筆跡解讀人心
文字背後,一筆一劃揭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與情感狀態。早在400 多年前的西方社會,已有文獻記載着如何透過筆跡心理分析,明白心藏「筆」露,見字如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質,每一個獨立個體,也是獨一無異的,亦正因如此,不同性格的人瞬間吸引彼此,走在一起,形成各種關係。究竟人與人之間,該如何相處?筆跡心理分析是一種增進人際理解的有效工具,邀請您一同探索文字背後的心靈深處,從筆跡解讀人心。
講者:林婉雯
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1:15-11:55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台北書展直播間活動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5:00-15:30
3. 風水應該學術化嗎?
風水的本念,原是為適應大自然規律的生存指南,到唐朝末年政治破局,朝中專責官員逃離朝廷,風水從此流入民間,理論家說法日趨紛亂,其時已有 「百二十家渺無訣」之歎,日後歷經更迭演化,到今天更是各師各法,令人莫衷一是,有部分人貼上迷信,偽科學的社會標籤。若將風水列為正規學術研究的科目,用嚴謹尺度將之專門化和系統化,是否有利於將作為中國文化產物之一的風水扭轉形象,造福於人,甚至有利於未來社會環境發展?中間有什麼機遇和挑戰?
講者:梁冠文
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2:00-12:45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台北書展直播間活動時間:2025年2月6日(四)15:00-15:30
4. 《地下鐵碰着妳我他》創作分享會
香港插畫家Charlotte Lui自2021年起,隨時隨地透過畫筆將眼前有趣的畫面紀錄下,並以Moving Drawing之名分享其速畫日常,其港鐵車廂系列最為人所熟悉。2024年結集出版首本著作《地下鐵碰着妳我他》,書中更有一個章節,紀錄了她於台灣捷運,與在地創作者一起創作及交流的經驗。
講者:Moving Drawing 雷焯諾
時間:2025年2月4日(二)13:00-14:00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5. 紙本鍊成——書籍設計與藝術之試煉
作者透過訪談、走訪不同的工作室、出版社、書店等,與讀者(特別是平面設計師與設計學生)分享現世代書籍創作人的經驗,透視其審美觀、成熟的出版業、及市場策略等,從而拉闊讀者對「書」的既有形態認知,希望點燃大眾心中對「書的美」延伸至「城市的美」的思考,且引發更多的討論。
講者:陳曦成
時間:2025年2月5日(三)10:30-11:30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台北書展直播間活動時間:2025年2月6日(四)13:00-13:30
6. 基於SMILE理念的多元化學習——以繪本、虛擬實境與桌遊為例
講者將結合教育、創作、研究和個人著作的實踐經驗,分享如何運用SMILE理念創作和應用多媒體教材,讓小朋友享受學習的過程 。譬如透過繪本的視覺吸引力,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與角色,進而激發想像;虛擬實境則能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此外,桌遊的社交互動性可提升孩子的合作和問題解決能力。
講者:蔡逸寧
時間:2025年2月5日(三)13:00-14:00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7. 《不可能的旅程》新書分享會
一個少年在香港高中畢業後,前往台灣就讀台大藥學系。大學期間遇見了人生中的摯愛,卻因參與政治事件被迫與愛人分隔長達 45 年。學業中斷的青年,選擇獨自前往美國阿拉巴馬州求學,最終成功入讀醫學院。畢業後,他前往美國德州受訓,遇到了三位此生難忘的醫學導師。訓練結束,他回到阿拉巴馬行醫開業,並與當地腫瘤醫師合作創立癌症醫學中心,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事業,造福當地居民。
講者:韓國權 醫學博士 JEREMY K. HON, M.D.
時間:2025年2月6日(四)14:15-15:15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藍沙龍
8. 飲食香港:一位人類學家的日常觀察
本書聚焦二戰後大量中國各地區人士大量遷移香港,為原來較為純粹、佔主流的廣東地道飲食文化所帶來的變化,所反映的不僅是香港人飲食習慣的改變,也是香港政治與社會急促改變的呈現。是次活動,作者將與讀者分享寫作本書的心路歷程。
講者:張展鴻
時間:2025年2月7日(五)10:30-11:30
地點:世貿一館一樓國際沙龍
9. 香港書法招牌傳奇故事
香港招牌林立的獨特景觀聞名海外,上世紀30至80年代起,香港幾位著名書法家:區建公、謝熙、卓少衡及黎一鳴,憑着其商業及慈善作品,聯手塑造出香江半世紀獨一無二的城市風貌,作品廣為大眾熟悉。《香江墨跡——構築香港的書法家》作者團隊花逾四年時間,搜集及研究四位書法家之作品,以過千張珍貴圖片,包括招牌、卡片、楹聯及紙本作品等,作者可以娓娓道出其中的故事,構築香港城市風貌。
講者:黃宣游
時間:2025年2月9日(日)19:00-19:30
地點:台北書展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