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
獲獎理由:首部以香港冠名地方志,尋根溯源承傳歷史記憶。
國有史,地有志。編修地方志是中華民族悠久而獨特的文化傳統。《香港志》凝聚專家學者力量,旨在全面系統地記述香港地區自然與社會狀況,意義重大。總述是新編地方志的特點,概述介紹香港自然和社會發展的特色。大事記共收錄7000年來香港6500件大事,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諸方面,是迄今最詳實的香港大事記,極具參考、研究和收藏價值。
《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
作者:香港地方志中心
責任編輯:黎耀強、顧瑜、郭子晴
出版:香港中華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2. 《百年中國學術與文化之變:探索中國的理代文明秩序》
獲獎理由:縱觀世紀學術文化變遷,解讀中國現代文明歷程。
著名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教育家金耀基教授最新力作,循農業到工業、經學到科學、傳統到現代等三個維度,詮釋百餘年來中國學術與文化的變遷,系統展現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作者以深厚的學術素養、豐富的教育行政經驗和人生閱歷,以生動的筆觸為讀者描述了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極富啟發性,值得閱讀與深思。
《百年中國學術與文化之變:探索中國的現代文明秩序》
作者:金耀基
責任編輯:侯明
出版:香港中華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3.《葉靈鳳日記》
獲獎理由:聚焦南來文人時代書寫,折射香港社會文化縮影。
葉靈鳳是內地與香港文化界知名人物,一生傳奇多彩。作為南來文人,他一九三八年來到香港,在此度過三十七年光陰。葉靈鳳日記一套三冊,橫跨一九四三至一九七四年,既是經年累月的記憶,亦是歷久彌新的見證,真實再現文人大家讀書、寫作及編輯生涯。加之盧瑋鑾及張詠梅的箋和注,有助讀者了解那些年香港的文藝脈絡與社會情態,可謂香港社會與文化發展變遷的縮影,富有學術研究價值。
《葉靈鳳日記》
作者:葉靈鳳
策劃及箋者:盧瑋鑾
注者:張詠梅
責任編輯:許正旺
出版:香港三聯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4. 《董培新畫說金庸》
獲獎理由:寢饋功深再現金庸經典,經久醞釀造就不同凡響。
董培新以為金庸小說繪圖而聞名,畫作絕不重繪,真本多獲收藏。本書收錄董培新增繪十餘幅從未公開新作,憑藉對金庸小說的理解與想像,摘取精彩情節化成水墨佳品,融匯文學與藝術。金庸曾經感嘆:「董培新先生提起畫筆,繪出了不少金庸小說中的場面。那些場面是他在心裏醞釀了很久很久時日的。長期在心裏醞釀的藝術作品,一出來果然不同凡響。」
《董培新畫說金庸》
原著:金庸
繪者:董培新
責任編輯:張宇程
出版:商務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5. 《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
獲獎理由:聚焦中國抗疫珍貴紀錄,延續公益出版愛心接力。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著名攝影家劉宇深入武漢,以樸素的文字記錄、細膩的鏡頭語言,在書中營造出強烈的現場感,呈現武漢「封城」舉全國之力抗疫的真實狀況,成爲「中國抗疫實證」的珍貴記錄。書中既有抗疫英雄事,也有互助市井情,展現大難中的大愛,反映平凡人的人性光輝,散發超越時空的精神感召力。本書作為公益出版項目,所得收益及作者版稅悉數捐出用於社區抗疫。出版機構以實際行動襄助抗疫,獲得廣泛好評。
《我怕將來會忘記:武漢抗疫手記》
作者:劉宇
責任編輯:李斌
出版:香港三聯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6. 《憑信念——香港警察故事2019》
獲獎理由:講述修例風波警民故事,致敬無懼無畏守護天使。
首次全面而真實地反映修例風波中香港警察的所行、所遇、所思、所想。書中收錄十六位不同崗位香港警察的遭遇與心聲,披露以往不為人知的細節。輔以四位市民的經歷與感想,以及一位法律專家對所謂「違法達義」的法律意見,多角度呈現風波期間的警民故事,還原香港警隊執法工作,帶領讀者一窺香港警察忠誠勇毅、心繫社會的心路歷程。
《憑信念──香港警察故事2019》
作者:阿兒
責任編輯:林森
出版:香港商務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7. 《潮劇完全觀賞手冊》
獲獎理由:莫忘非遺瑰寶一睹芳顏,莫失南國奇葩歷遠彌芳。
花旦要會射目箭,小生要會擎白扇,烏衫要會目滴汁。一句戲諺,勾起多少潮汕人的集體回憶。在傳統戲曲日益式微的今天,本書緊貼新聞熱點,再現潮劇藝術,堪爲認識潮劇的上佳作品。邀請姚璇秋、黃劍豐等潮劇大家學者審讀,確保內容的權威性與可讀性。採用圖文配合音視頻的全媒體形式,立體呈現潮劇之美,閱讀掃碼即獲潮劇視聽享受。
《潮劇完全觀賞手冊》
編者:香港中華編輯部
責任編輯:王春永、黃嗣朝、李茜娜、周文博
出版:中華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8. 《觀鳥系列:香港觀鳥全圖鑑》(全二冊)
獲獎理由:心血打造香港觀鳥大全,感恩生命饋贈治癒心靈。
匯聚鳥友多年來攝影心血結晶,透過精美圖片與中英對照解説,介紹83科香港鳥種特性,兩冊合共捕捉514種雀鳥美態,洋洋大觀以兹作爲觀鳥指南。香港觀鳥會以欣賞和保育香港鳥類及其自然生態為宗旨,分享觀鳥的樂趣,鼓勵公眾實現「人鳥和諧、自然長存」的願景。疫情之下,不妨走近鳥類世界,認識生命的奇妙,感受自然的美麗。
《觀鳥系列:香港觀鳥全圖鑑》(全二冊)
作者:香港觀鳥會
責任編輯:簡詠怡、陳芷欣
出版:萬里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9. 《石獅安安愛遊歷系列》(全三冊)
獲獎理由:打造香港童軍原創品牌,歷史地理科普無所不包。
本系列為原創IP,以代表香港人拼搏精神的獅子山為藍本,創作了喜歡遊歷的石獅安安形象,富有香港特色。透過充滿童趣的繪本故事,引導孩童探索身邊事物,從地貌、建築物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發現萬事萬物的多元性,進而認識事物背後的文化知識。透過書中的「知識加油站」「文化知多點」「動動腦筋」,啓發孩童思考,學會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石獅安安愛遊歷系列》(全三冊)
作者:新雅編輯室、麥曉帆
繪者:李成宇
責任編輯:潘曉華
出版社:新雅
出版日期:2020年7月、9月、11月
10. 《親歷美國逆轉》
獲獎理由:多元解讀美國巨大逆轉,深入探究大國關係走向。
美國已經不是世界曾經熟悉的美國,誰能代表美國?誰又能代表未來的美國?《財經》雜誌駐華盛頓分社社長金焱在美國的八年記者生涯中,與政府官員、智庫學者、企業家、金融家、普通工人深入交流,見微知著,記錄和呈現她所觀察到的美國「逆轉」,追蹤社會關心的國際議題,勾劃出真實而生動的美國政經與社會變化圖景。
《親歷美國逆轉》
作者:金焱
責任編輯:張俊峰
出版: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0年7月、9月、11月
年度 知識付費產品
「中史通」
獲獎理由:顛覆傳統中史教學模式,引領線上中史學習潮流
《活學中國歷史》專門開發「中史通」手機應用程式,首創一站式中史平台,以地圖和時間軸串連歷朝歷代,盡覽五千年中國歷史,拓展課本以外知識。「中史通」內含豐富多媒體教學資源,包括歷史動畫及資料影片、VR虛擬實景、互動地圖、3D模型等,營造身臨其境體驗,顛覆傳統中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想像力,引導多元獨立思考。配合即時作答、即時批改功能,滿足疫情時代缐上教學需求。受邀參加教育研討會,大獲學校歡迎。
「中史通」
作者:教圖編輯部、教圖電子教育部
責任編輯:吳紫瑩 、江友誠、周學威、陳柏堅 、何志剛 、索娜 、鄭敏娟(電教部);駱為孺、曾倩美、莫慶新、程家欣、高子龍、李震東(編輯部)
出版:教圖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8月
年度No. 1 好書特別獎
《撕裂之城——香港運動的謎與思》
獲獎理由:多維視角點評修例風波,深入反思香港未來前路。
評論與分析修例風波的重要作品,備受本港與內地讀者關注。作者筆鋒凌厲,一針見血,以點評香港局勢爆紅網絡,影響者眾。以觀察者與評論者的角度,用貼地犀利的文字,對事件進行了全程追蹤與全面審視,對風波背後的深層原因做出了深度分析與理性探討,並深入思考香港的困境與未來前景,成為一部局外人破解香港政治社會謎思的觀點記錄。
《撕裂之城——香港運動的謎與思》
作者:兔主席
責任編輯:黃杰華
出版社:香港中華
出版日期:2020年6月
年度 No.2 好書特別獎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讀本》
獲獎理由:應社會所需盡出版責任,及時助力全港防疫抗疫。
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火速出版全港首本免費防護讀本,為公眾提供簡明、實用、專業的防疫資訊,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捍衛市民健康。項目獲多家企業鼎力贊助,先後出版中英文及電子版三個版本,總計三十五萬三千本,配以五十萬防護宣傳單張,經三中商門市、銀行、社福機構、議員辦事處等,在全港逾四百處免費派發,電子版網絡瀏覽量數以百萬計,一紙風行,口碑載道。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護讀本》
編著: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萬里機構編輯委員會
責任編輯:李穎宜、嚴瓊音
出版:香港三聯、萬里機構
出版日期: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