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中心

最新消息

陳鼓應教授談老莊思想的現代解讀

2012.12.06

中華書局藉百年慶典,邀得著名學者陳鼓應教授於12月5日,親臨油麻地人文科學專門店,以「中華百年講壇──老莊思想的現代解讀」為題,者講解老子和莊子哲學精神的現代詮釋與啟示。

陳鼓應教授與中華書局有深厚淵源。早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華書局已出版陳教授兩本權威性的道家研究著作:《老子註譯子評介》及《莊子今註今譯》,之後陸續出版了《老莊新論》、《耶穌新畫像》和《失落的自我》。今年中華為紀念創局百年而隆重推出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陳教授亦概然答允擔任編委,並親自負責其中兩冊道家經典──《老子》和《莊子》的導讀及譯注工作。此外,一套十冊的陳鼓應教授代表性著作《鼓應文存》,首批五冊亦將於2013年中由中華出版。

陳教授師從方東美先生、殷海光先生,曾研習西方哲學,後致力於研究尼采思想和道家思想,他亦曾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和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講座上,陳教授首先提出孔孟與老莊的異同,再而探討老子最重要的思想命題:可道之「道」與不可道之「道」,進而論及老莊思想與現實人生。

此外,陳教授邀得在場學者張隆溪教授、鄭宗義教授等進行儒道對話,坦言儒道二者的距離並非我們想像中那麼遠,儒家講仁義道德;道家言:「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起源的看法,亦曾引申到宋明理學之中,以本體論去解釋《論語》。而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莫言亦以道家「無用即為大用」的想法,去解釋文學於世的存在價值。

是次講座,陳教授不只談學術,更談人生,把他的學術人生和現實人生與讀者分享。講座於如雷的掌聲中結束,每位聽眾都帶著陳教授所傳授的一點智慧、一點哲學精神回家。